热点新闻
老年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老年风采>>正文
读书与身心健康之我见
2012/02/27 admin 

作者:顾长和

老年朋友退休赋闲,居家过日子,大家都求个生活品味高一点,活得有滋有味一点,哪样都少不了读书。纵观古今,大凡长寿者多属三种人:一是布衣百姓,这种人长年耕作,思想单纯,心地善良,勤劳朴实,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往来于青山秀水之间,无意于功名利禄,一切顺其自然,无意间暗合了自然规律。如我国广西巴马地区就是一例;二是潜心修炼者,这种人抛弃了名权利,一心向佛,保持宁静的心态;三是大智大慧的人,这种人大多经历了风风雨雨,磨砺了坚强意志,乃至晚年更加求真务实,淡泊名利,洞悉了天地之奥妙,人间之真谛。如巴金、冰心、张学良等人。在此,我侧重着笔于第三种人的健康长寿之道。

大智大慧的人何为能长寿呢?除了饮食、医疗、遗传等因素外,心态是最重要的因素。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和爱好,那就是喜欢读书,终生以书为伴。书,不仅赋予他们睿智的头脑,更赋予其良好的心态,从而得以阅尽人间沧桑,目睹百年风雨。

读书,经常读你喜欢的好书,就能使你的灵魂“蝉蜕于浊秽,以蜉蝣于尘埃之外”。一本好书是一阵徐徐的清风,一束灿烂的阳光,有了它心灵就会晨露般的清纯,花蕾般的清新。夜晚在台灯下,你以书为伴,在淡淡的书香中,让悠悠的思绪穿越时空,于是苦闷就会像云雾一样飘散,忘却了生活中的坎坎坷坷,生锈的思想被磨砺得熠熠生辉,多云的心境被洗涤得一片湛蓝。灵魂则似澄清如镜,纤尘不染。

读书可以养心。一个人是否健康,除了生理因素,更重要的是心理因素。经常读点好书,就像与许多高尚的人对话,安抚心理。读书还能益智增慧,摆脱烦恼,化解心结。凡经典名著,往往凝聚着前人的学识、智慧、经验,内含通天彻地之妙,大智大慧之机和天地万物之灵气,闪耀着人间的法则和真谛。研读之时,眼观脑记,遐思联想,引起情感共鸣,拢天地于形内,纳万物于脑海,以调节情志,平衡心理。读书能使消极者变得振作,孤独者生活充实,自卑者转而坚强。读书,实可导其思、益其智、增其神、养其心。如此读书何尝不是一种有意义的养心之道呢?

读书可以养德。古人强调:“静以养心,俭以养德”。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人们或多或少存有不良心理。如自私贪婪、多疑、嫉妒等等,这样的心态不利于健康。试想,一个整天闷闷不乐、烦恼、苦闷、妒忌、贪婪、凶狠之人,何尝不是自伤自残呢?欲克其弊,读书最灵。因书常含天地之正气,人生之哲理。常读益书,可以从中受到教诲、感悟、启迪、反思,从而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摒弃杂念,弃恶扬善,唤起乐观向上、豁达开朗、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心平气和的处事作风和修养,此正可谓养德。

读书可以怡心。宋朝蒲宗孟说:“寒可无衣,饥可无食,读书不可一日失”。一本好书读之如迎春风,饮醇酒,读后思接千载,心旷神怡。读书实在是人生莫大的精神享受。闲暇之时,独坐书斋,捧读经典名著,“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感悟天地之妙,洞悉人世百态,或融会贯通,或茅塞顿开,或凝神静思,……人间之悲欢离合,世态炎凉,功名进退,利禄得失。……霎时化作一团祥和之气,融入天地之间,透彻五脏六腑,遍体通泰,心旷神怡。读书若此岂不快哉!

读书可以养性。古人强调修心养性。主要是指人的性情、涵养。“养性”主要指培养驾驭情绪的能力。情绪对身心健康的影响以为人们所共识,古代既有“怒伤肝、喜伤心,……,恐伤肾”的说法。那么如何才能驾驭七情六欲,平衡自己的心态?赋闲在家常读书是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因读书方可自静,静中自悟,方可心无旁骛,不为外物所动,保持一种淡泊宁静,与世无争的良好心境。书,教人宽容大度、宠辱不惊、自节自律、自省自制。正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也是“北京精神”的体现。试想,有了这样的胸怀,何愁被不良情绪所左右,何愁身心不健康呢?

一个人能净心读书,定会净化心灵,丰富学识,体味人生品味、贯看秋月春风。总之一句话:读书使人心平气和,事理通达,身心健康。

(作者为:北京市劳教局退休干部 特邀信息员)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衡阳师范学院--离退休人员管理工作处
联系邮箱:ltxc@hy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