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十八大”衡阳师范学院校园巡礼
衡阳师范学院 离退处 二支部:刘 智 明 (撰稿/摄影)
初冬时节,湘中南部仍然一派金秋景象。而“十八大”胜利召开的喜讯,更像一股春风暖流,给蒸湘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
沐着雨后放晴的冬日阳光,我把2006年以来忙于教学往来于其间的衡阳师范学院东、西两个校区的面貌,踏踏实实欣赏了数遍。处处景色迷人,时时心潮激荡。
漫步西校区(即老校区),这片建设格局定型于1998年的“园林式”校区,依然是绿树成荫,鸟语花香;80年代与90年代建起的教学楼、实验楼和图书馆,济济一院;确实令人陶醉、流连于这迷宫式的花园与建筑群中。不论外来的访客,还是刚刚入学的新生,他们都一致赞叹:老校区虽然不太大,但满园绿色,也透出浓浓的百年老校的人文气息与文化韵味。你看,西校区那——
三 座 塑 像
来到黄白路上165号的衡阳师范学院西校区的北大门,车流与人群川流不息。北大门整体的东墙上,悬挂着两块直书的校牌:“衡阳师范学院”与“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
这也是1998年之前的原衡阳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简称衡阳师专)的北门。衡阳师范学院(以下简称衡阳师院)是以原衡阳师专为主体、1998年合并原衡阳教育学院升格为本科师范院校之后、2003年又整体并入了原湖南第三师范学校(简称湖南三师)而成的。
这种发展,也在学院的校门上留有鲜明印迹。
衡阳师院北大门稍往北约一百多米的路西侧30多度的坡上,是黄白路179号,即原湖南三师的朝东正门,门楣横书“第三师范”三个手书大字,白底黑字,引人瞩目。
进入东门,就是东西走向的主干道——学雅路,两旁高大粗壮的香樟树郁郁葱葱。离东门100多米的学雅路北边,灌木丛后,树立着一座高达4.5米、通体灰白、背北朝南的塑像。只见主人公头部轮廓清晰,线条分明;面庞消瘦,神情刚毅;下颌微抬,目光如炷,远眺着西南方。近2米高的半身塑像,安放在用50厘米长、25厘米高和厚的花岗岩砖石砌成的牢固基座上。基座朝南的正面,镌刻着原湖南省委书记周里题写的“蒋先云烈士纪念碑”的黑底金字碑文。基座西面上,刻有218字的《蒋先云烈士简介》。蒋先云(1902——1927)是湖南三师第十五班学生,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最早发展的年轻党员之一。他先后参加和组织了学生运动、工人运动和军事斗争。1927年在北伐战争河南临颍战斗的枪林弹雨中,英勇阵亡,献出了他那25岁的年轻生命。(见图一)
烈士早已为民捐躯,而这座塑造于1987年、被碑前茂密灌木与东西两侧高大常青乔木簇拥的烈士塑像,却永远地向一代代青年与学生讲述着那段感人肺腑的、与师院校史紧紧联系着的建党历史和中国革命史。烈士虽死犹生,永远活在衡阳师院师生的心中了。
与学雅路垂直联接成T形路的,是学雅路西头的学正路。
在蒋先云烈士塑像的西南方,即学正路的南端尽头,两棵树干围粗达近两米的高大樟树下,矗立着另一位烈士——张秋人(1898——1928)的高大塑像。同样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家的张秋人,于1922年受党中央指派,来到湖南三师担任英语教师,并积极开展了学生运动、工人运动和党的地下工作。后在浙江杭州遇害,年仅三十岁。张秋人烈士的半身塑像坐南朝北,用粗磨石粒与混凝土浇筑而成的基座,东西宽3米、南北宽2米,高达3.5米;半身塑像高约2米,与基座浑然一体。张秋人身着衬衣、领带与西服,鼻架眼镜;他面部清癯,双唇紧抿,翘首举目,远望着东北方。整座高达6米的烈士塑像,被其后部的高大樟树和覆盖其头顶的茂密樟叶,映衬得格外高大挺拔,叫人肃然起敬,让人伫足瞻仰。(见图二)
这位英勇无畏的真正的共产党员和英语娴熟的合格的人民教师,和他那把党的事业与人民的觉悟,看得比个人的得失与生死更重的崇高人格,足以令那些自以为头耀光环却干着以权谋私勾当的“蛀虫”失色,足以令那些偷奸耍滑而又误导青年、误人子弟的“假货”汗颜!张秋人烈士生命的价值,像他身后的高大樟树一样,四季常青,永在人间!
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八大在北京开幕,全体与会代表首先起立,为献身党的伟大事业的革命烈士与前辈们默哀。今天,十八大已经胜利闭幕数天了。衡阳师院人也深情缅怀蒋先云、张秋人等师生中的先烈,对他们表达后来者的无限哀思。
徘徊在这两位烈士的塑像前,我注意到这两座烈士塑像,都是完成于1987年,而且都是由谭彝伦创作、周里题写碑文的。
我反复思索,艺术家为什么没有把两位烈士(或者其中一位)塑造成头朝正前方,而是两位烈士都是头转向右、朝着侧面呢?
我想,至少可以有两种合理的理解:
一、传递出两位烈士相互之间的联系的信息。
两座塑像虽然是分别置立于校园内的不同地点与不同方位,但他们并非绝对独立和孤独寂寞的。我们可以发挥想象力,把位于东西向的学雅路中段的蒋先云塑像、位于南北向的学正路南端的张秋人塑像,以及学雅路与学正路交汇处,视为直角三角形的三个点;而面南的蒋先云头向右即西南方望,朝北的张秋人也头向右即东北方望,他们的目光延伸并相交汇,刚好在空中完成了这个直角三角形的虚拟斜线。两位烈士同处一校,同干大业,他们既是“师爱生、生尊师”的和谐师生的关系,他们更是相互关注、互相支援的亲密战友的关系。这是艺术家准确把握了两位烈士的本质属性后的艺术表现。
二、传达出两位烈士与家乡关系的信息。
蒋先云的家乡是湖南新田,而新田位于衡阳的西南方;张秋人的家乡是浙江诸暨,诸暨位于衡阳的东北方;当他们为了共同的目标走到了一起,来到衡阳,在那腥风血雨的战斗中,他们也会思念家乡,记挂家人的;因此,艺术家用一个无声的、几乎让人难以察觉的人物头部转动的肢体语言,把烈士们血肉之躯、常人情怀的一面揭示了出来。
总之,两位烈士的塑像,看似静止不动和平常简单,却蕴涵着多重人物关系和多样性思想元素。
纪念先烈们的塑像,将长久启发和永久激励一代又一代的后来人!
如果说原湖南三师两位烈士的塑像,典型地展示了衡阳师院的优良传统和建校历史的话;那么,座落在西校区综合教学楼南面、图书馆北面的陶行知先生的塑像,则突出了衡阳师院的办学方向与专业性质。
陶行知塑像由金黄色的半身正面塑像与枣红色的墙砖贴面的基座两部分组成。
金身泥塑的塑像,上下高1.2米,东西宽几乎与基座相同。陶行知前额饱满宽阔,面容安详稳重;悬胆鼻透着他的公正,向下目表明他的关注。身着大襟唐装的他,寓示着虽然他曾留学美国,但心系祖国民众教育,并倾其毕生实践之,是一位深受中国平民大众喜爱与尊重的教育家。这座塑像建成于1998年,在经过了14年来的风雨侵蚀后,陶行知先生塑像鼻梁上,原来架着的一副圆形眼镜,已经不见了。
而红得沉稳且醒目的基座,又分两层。底层较薄,高0.2米,长、宽均为1.8米;上层即基座主体,高、长、宽均达1.6米。基座正北面,有长1.4米、宽0.4米的留白,刻写着毛泽东题写的“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手迹。(见图三)基座南面,用刚劲有力的魏碑体刻写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陶行知先生于1930年就给自己题定的人生座右铭,也是值得当今每个教育工作者和衡阳师院师生铭记一生的金字箴言。那些整天寻思、琢磨以怎样冠冕堂皇的借口来使自己月收入高于其他人“十倍”的所谓“教育工作者”,简直无法与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人生境界相提并论;那种追名逐利、巧取豪夺而混迹教育界的人,其实早已失去了做人民教师的资格。
陶行知先生的塑像,建在衡阳师院,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有着历史的必然。因为陶行知关注乡村教育、推动平民教育运动的实践与合符教育规律的“生活教育理念”,既切合近、现代中国的落后国情和广大民众的迫切需求,更契合了衡阳师院的百年发展史。
衡阳师院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03年(即清光绪二十九年)。衡阳市人民政府1986年出版的、衡阳市地名志编纂委员会编写的《衡阳市地名志》第90页“湖南省第三师范学校旧址”条记载:“在江东区赛金坪。原名南路师范学堂,于1903年创办。1912年改名为第三师范学校。……1962年10月,恢复湖南省第三师范学校旧称。……”
学校创办之初,就带有较为明显的平民教育色彩。据查1920年至1930年招生简章,当时学校为解决平民读书难问题和寒门学子的求学需要,学校规定了学生入学后,免收学费、膳食费、讲义费等等,只是稍许收一点课本费,是当时湘南唯一一所免费学堂。
自创办之初直到今天,衡阳师院一直都是以湖南省特别是湘南地区的广大平民子女和农民子女为主要招生对象的。
陶行知先生推行的平民教育,在衡阳师院百年历史中得到了实际体现。师院人也一直以陶行知先生作为自己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的典范与楷模。
陶行知塑像的金色,昭示着他的平民教育思想的宝贵价值;而基座的红色,则象征着陶行知倡导的平民教育事业的进步性质。
陶行知塑像,也是有周围茂密的灌木与高大的乔木所簇拥,即使在这初冬季节里,这里还是一片绿叶葱葱。
塑像的金黄、基座的枣红与树木的碧绿,缤纷相映。
塑像东边的“尊师亭”与塑像西边的“爱生亭”,以陶行知塑像为中间点,联接构成了一条完整的园林式校园风景线,也让人体会到现代教育理念的丰富含义。
党的“十八大”强调了“教育优先”战略,提出了“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目标,必将把陶行知的教育理想变为真正的社会现实;千千万万教育工作者的辛勤耕耘,必然开出更为绚烂的教育之花!
在西校区,地势高低错落,起伏不平;时而局促,时而豁朗;总体上给人“玲珑紧凑”之感。而在2003年开始规划建设、2006年基本建成、启用的东校区(即新校区),则地势平坦开阔,整体布局合理,分区功能鲜明;总体上给人以“阔达舒展”之美。
徜徉东校区,观赏着各式各样的教学楼在争奇斗妍,惊奇着现代化的学校运动场与宏大的衡阳市体育场的遥相呼应,似乎触摸到了高校发展与地方建设的律动脉搏。你看,东校区那——
三 架 桥 梁
从新校区北边的衡州大道,进入衡阳师院北大门,再从东侧往南,经过衡阳市体育场的西边,就可以看到一道水闸。水闸之南的那片水域,就是北窄南宽、整体呈不规则形状的“怡心湖”了。
哗哗水流声,把我们引到了一座步行小石桥面前。跨度达15米的桥身,是用大石块与水泥预制构件合筑而成的一个不甚圆的弧形体。桥面宽5米,东西两端各是用高10厘米的水泥砖块铺就的、长约共10米的25级步行阶梯,弧顶处是用同样的仿石砖块铺就的小型平台,长约5米。桥身最高处的这个平台,离桥下水面,有4米多高。桥身南北两侧,都有高约1.2米的水泥预制构件连成的仿石栏杆。
桥两岸是绿柳、草地与小径,少有行人,十分幽静。但仔细倾听,还是可以发现:桥下流水声,柳上鸟鸣声,两岸读书声,相互唱和,真有“以动衬静,闹更显静”的中国山水画的意境了。喜欢来这里读书、休憩的学生告诉我,这座小石桥,可能是太偏僻,还没有“她”自己的名字哩。好一个“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小桥!(见图四)
从无名的小桥往南约三百米,就是怡心湖上横跨东西的第二座桥了。由于没有什么引桥与坡度,我们走在其上,几乎感觉不到所谓的上桥与下桥,因为“她”本身已经与新校区的主干道——“致远路”融为一体,“她”就是致远路横跨怡心湖的一段。
但是,有两处特殊之景,在提醒路上匆匆的行人或各种车辆的驾驶者:“这就是致远路上人车共用的桥啦!”一是当路面的南北两侧,出现了长达50多米、高1.2米仿石长栏杆时,这就是桥身部分了;一是站在此桥两端附近的湖岸上,可以看到桥下六个用大石头与钢筋水泥构筑的桥墩,不仅支撑起整座桥,而且还形成了七个大小相当、东西并排相联的弧形桥孔,很是美观。
这样需要细心观察与辨别的特征,往往被粗心的学生所忽略。难怪当我告诉,他们新校区有“三桥”时,个别人还会嘀咕与抱怨:“哪里有三座桥嘛?”
其实,人们早已把这座长52.5米、宽近20米的公路桥,称为“云桥”,并标示在蓝底白字的校内道路指示牌上了。(见图五)
再沿着怡心湖往南,就到了湖上的第三座桥了。位于怡心湖最南端的这座桥,是由东往西的学海路上的人行专用桥,禁止车辆通行。桥面与两端的学海路路面平齐连接。由东走过桥,到达西头,就上了由北往南的主干道——“正德路”,可以直达新校区的南大门了。
这座桥建造得最具气势、最为显眼。长30多米、宽10米的桥身,南北两侧是由4个巨大的圆形钢管弯成的弧型组成。弧顶高达5米。橘黄色的圆形钢管,粗达1米多。
每个高大的钢弧圆内,有9根长短不一、随着弧形圆内的不同高度而按照中间高、两边矮规律间隔有序排列的橘黄色钢棍,上下联接着弧顶与桥身。
南北相对的每两个巨大钢弧,则在钢弧顶部,有三根与桥面同宽的橘黄色钢棍,等距间隔排列着南北相联。
钢弧顶上的联接钢棍,虽数量不多,却发挥着重要的两个方向上的力学作用:钢棍产生的拉力,使得相联的钢弧,不至于向两边外侧倒翻;钢棍产生的顶力,又使得立式钢弧,不至于向内塌压;既保证了这座桥本身的质量与安全,又保护了桥上行人的生命安全。
橘黄色的4个巨大钢弧,两两并排,东西相联;又两两对立,南北呼应;共同组成了一个线条优美、造型别致的整体,巍然矗立在怡心湖上,远远望去,就像是湖面上四片巨大的橘黄花瓣。
不过,人们把这座既有当代科技含量、又有现代艺术气息的人行桥,赋予了一个富有理想与浪漫色彩的名字——“虹桥”。(见图六)
党的“十八大”期间,师生们簇拥在桥东的长排阅报栏前,仔细了解“十八大”的会议动态与最新消息;还在桥身悬挂宣传“十八大”精神的大型横幅。这里是新校区最具人气的活动中心之一。
踱步在怡心湖畔,欣赏着湖上“三桥”,我想,“三桥”之中,有两座桥已经有了名字,为什么偏偏一座桥没有名字呢?我们是不是也给那座小石桥一个诗意的名字呢?既然怡心湖有了“云桥”和“虹桥”,那么我们不妨把“三桥”之一的“小不点”——小石桥,就顺势称为“雨桥”吧!
我去过国内的不少大城市的著名大学,知道那些大学也不乏“水”呀“湖”的,但校内有“桥”的,却不多见。乘着改革开放春风而建成的衡阳师院新区,既有湖泊,还有了桥梁,真可谓有了自己的校园地标啦!
然而,我感觉新校区的这三座“地标”,并非仅仅联通校园生活区与教学区那么简单。外表质朴、用料常见的“三桥”,似乎在静静地诉说着什么。
我用步子丈量桥身,用掌心触摸桥栏,用心灵感悟桥魂。
啊,新世纪里建成的“三桥”,给了我崭新的灵感,那就是“十六大”以来提倡的“科学发展”理念。当今科技时代,大学的建设,不光是建“大楼”,更应该是“科学大发展”!貌似普通又平常的“三桥”,却满载着科学元素,默默地诉说着:有百年办学历史的衡阳师院在努力谋求科学大发展。
中学语文教材一直保留着我国著名桥梁学专家茅以升先生的知识性散文《中国石拱桥》,衡阳师院新区的“三桥”,无处不体现出茅以升先生的桥梁学术思想的光彩。“拱形”,正是构筑“三桥”的共同理念。
“雨桥”,是典型的古代单拱石桥的再现,设计上没有了大拱双肩上的小拱,是赵州桥的改版之作。
“云桥”,则是明显的古代多拱石桥的浓缩,有着卢沟桥“长虹卧波”的倩影,却没有卢沟桥的长度和那么多数量的拱,是卢沟桥的简版之作。
如果说“雨桥”和“云桥”都以石料与钢筋、水泥混合材料建造,其“拱形”在桥身之下、水面之上的话;那么,“虹桥”就在继承古代桥梁石类用料与拱形元素的传统基础上,进行了用料与表现的创新:她的“拱”,不是石料建成,而是钢管铸就;她的“拱”,不是在桥身下,而是在桥身上,既牢固了桥体,又美化了桥身;既展示了现代工业科技,又具有了现代艺术意味。桥梁建设上,工学、建筑学与美学的各种元素,由此有了整体性、综合性和创造性的运用与发展。可以自豪地说,“虹桥”是中国石拱桥的发展之作、科技创新之作!
啊!“三桥”,你就是一部当代桥梁知识与科技创新的活生生的现实教科书!你为百年书卷气息和浓浓历史韵味的衡阳师院,创造性地增添了富含现代科技营养与创新理念的新型文化氛围!
坐在怡心湖西边的草地石凳上,静静望着冬日阳光下的“三桥”,好像还听见“三桥”在告诉我们:“桥梁”的含义以及与“衡阳师范学院”的联系。
“桥梁”,有物质世界之桥,也有精神世界之桥。
物质世界之桥,联接的是两个地域与空间。
精神世界之桥,联接的则是“现实”与“理想”、“教师”与“学生”……等等文化。
“三桥”首先是物质世界的硬件之桥,联接了怡心湖两岸;“三桥”其次又寓示着,她们还是精神世界的软件之桥,联接了衡阳师院“教师”与“学生”两大群体,联接了无数青年的眼前“现实”与未来“理想”。
在1998年湖南省的高校大调整中,衡阳师院是省会长沙之外唯一一所继续保留“师范”性质的本科院校,担当着培养包括全国其他省市自治区、本省其他地区、而主要是大湘南各市县“教师”的重任。“师范院校”,不光她自身应该是“知识之桥”,她培养出将来的“教师”,也应该是适应和满足全社会需要的“知识之桥”。“三桥”,不正是象征着:衡阳师院就应当是一所传播科学知识的“桥梁”吗?
换言之,衡阳师院,不论是西校区,还是东校区;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是现在乃至将来的“知识之桥”、“科学之桥”和“奉献之桥”。
这是新型的“三桥”!这才是“三桥”的精神含义。
西校区图书馆前飞舞学士帽、激情满怀的毕业生们,东校区怡心湖旁领到“教师资格证”、难掩满心喜悦的准教师们,你们作好“桥梁”的各种准备了吗?
“三桥”的规划设计者与建筑实施者们,你们把科学发展的理念,落实到校园建设与校园文化中,深深地烙入师生们的头脑里了!你们不断奉献的辛勤劳动与努力创新的科学精神,正是最优秀的大学文化,多么值得尊重与传扬!
正午时分,开阔平坦的新校区,花丛中、草地上、路灯旁,有隐形扬声器正在传播“十八大”精神。文科综合教学楼的第一层大厅里,宣传栏上整齐张贴着各系师生们学习“十八大”文件的心得稿件。
正当我依依不舍地要步出新校区南大门时,猛然被门内北边、正德路南端中央屹立的天然大石所吸引。高2米多、宽也2米多、需数人手拉手才能环抱的巨大石块,直立在灰白色仿石砖块砌成的基座上。看去呈不甚规则的鹅卵石形状的石头,满是低调而不耀眼的浓浓淡淡的枣红色;通体表层光滑,自然纹路清晰。石上南面,深深刻写着“求真”两个金黄色而又十分醒目的隶书大字。“求真”巨石下,摆放着写有师院教师心声“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争当教书育人模范”的红色宣传牌。(见图七)
深刻而简洁的“求真”二字,不正是高度浓缩了百年老校的办校、治学、做人的历史经验与教师人生的最高境界吗?
手抚“求真”石头,心生感慨万端。
作为一个老党员与老教师,在“十八大”精神感召下,回顾前辈与烈士们奉献青春与生命的无私无畏,感受科学规划者与建设者们的良苦用心,展望全社会包括学校落实“十八大”精神、改变贫穷与落后、战胜愚昧与腐败的艰巨任务,深感任重而道远,顿时诗兴中来,口颂一联:
依山傍水 建百年名院 创宏图伟业
育李栽桃 传万代宗师 作真才实学
横批:造福人民
党的“十八大”已经吹响了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伟大号角,我坚信,衡阳师院也一定会达到更新、更美、更壮阔的愿景!
2012年11月15日——25日,起草并改定。
附 图:
图一:西校区学雅路北侧的蒋先云烈士塑像。
图二:西校区学正路南端的张秋人烈士塑像。
图三:西校区图书馆北面的陶行知先生塑像。
图四:东校区怡心湖北头的无名小石桥(本文中称为“雨桥”)。
图五:东校区怡心湖中段,致远路上的云桥。
图六:东校区怡心湖南头,学海路上的虹桥。
图七:东校区南大门内,正德路南端的“求真石”。
以上图片于2012年11月19——24日拍摄。